6月14日讯 基民在投资基金时会发现自己的收益和基金的表现并不相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来聊个五毛钱的基金收益。
所谓超额收益,指的是基金到底有没有跑赢大盘。
先看五年的数据。2012年到2016年的五年间,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的累计收益率分别高达88.14%、85.76%、64.03%,同期沪深300仅仅上涨7.79%;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3.47%、13.19%、10.40%,同期沪深300的年化收益率为1.51%;
长期绝对收益:所谓绝对收益,指的是基金到底有没有赚钱。基金行业的收益犹如一个透明了账本,大到年报、小到季报,赚了还是亏了其实很容易知晓。长期来看基金的利润究竟是什么水平?数据显示,2012年-2016年这5年间,公募基金利润合计1.3万亿元。如果考察公募基金自1998年问世以来19年的情况,利润合计是1.7万亿元。所以自公募基金问世以来,赚钱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数据显示,过去11个完整年度中,公募基金在2008年、2011年、2016年3个年度为负收益,其余8个年度均获得了正收益,而同期沪深300指数有5个年度收益为负。
尽管基金整体的业绩数据振奋人心,公募基金行业也取得长足发展。但是,重要的是,为什么基民们普遍感觉自己没赚钱呢?难道是因为有人赚钱了也不说?统计数据显示:你们的感觉是对的——基金赚钱了,但基民不赚钱自2007年至2016年间,股票基金平均年度净值收益率为9.55%,但同期基民实际年度利润率的平均值仅为4.88%。该种现象在各类型基金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偏股型基金上最为明显。
中国基金业协会在2015年度做了一份问卷调查,这份分析报告显示:
1)30%投资者在大盘上涨看好市场行情时购买基金;
2)33%的投资者赎回基金的主要原因是出现流动性需求,需要现金。次主要的原因是股票市场表现不好,30%的投资者因此赎回基金。
3)70%的投资人持有基金时间在三年以下,其中持有时间在1年以下的占比46%。无论是投资专家还是基金的投资业绩,都在告诉我们:基金投资是一种长期行为,应该在别人贪婪时谨慎、而在市场估值水平回落时不要过分恐惧。但报告显示的基民投资行为恰恰相反:投投资者高买、短持、不当赎回比例较高!
短持、不当赎回自不必说,有多少人能够持有一只基金三年以上?五年、十年的就更少了!而“高买”的表现就是:人们在市场大涨时,往往涌入权益类基金;市场大跌时,则绕道行走。这种行为使基金发行也表现出“追涨杀跌”的特性。
历史数据显示,权益类基金的发行与市场走势高度契合。统计2003年以来的13年间,市场上行、下跌和震荡阶段的基金发行情况:在牛市时期,权益类基金的发行数量和规模均有明显增加,募集期也明显缩短;而在震荡期,权益类基金的发行则陷入冰点。而这,恰恰是投资者收益率难以跟上基金收益率的原因之一。因为历史数据告诉我们:那些在行情冷、基金销售困难时入市的投资者大多收益丰厚。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基金销售困难时期参与首发新基金的客户,平均收益率都达到40%以上。而每逢基金销售火爆时期,排队买基金的投资人大部分是亏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