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的发展,线材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对其品种质量要求日益严格和专业化。
线材的钢种非常广泛,有碳素结构钢、弹簧钢、碳素工具钢、合金结构钢、轴承钢、合金工具钢、不锈钢、电热合金钢等。凡是需要加工成丝的钢种大都经过热轧线材轧机生产成盘条再拉拔成丝。
因为钢种、钢号繁多,所以在线材生产中通常将线材分为以下四大类:软线。指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牌号主要是碳素结构钢标准中所规定的Q195、Q215、HPB235和优质碳素结构钢中所规定的10、15、20号钢。硬线。指优质碳素结构钢类的盘条,如制绳钢丝用盘条,轮胎钢丝等专用盘条。硬线一般含碳量偏高,泛指45号以上的优质碳素结构钢、40Mn-70Mn等。焊线。指焊条用盘条。合金钢线材。指各种合金钢和合金含量高的专用盘条。
线材的用途
线材用途十分广泛,除直接用作建筑钢筋外,还可加工成各类专用钢丝,如弹簧用钢丝、焊丝、镀锌丝、通讯线、钢帘线、钢绞线等;还可加工成其他金属制品,如铆钉、螺钉、铁钉等。根据资料统计,一般国家线材产量占钢材总产量的5-15%。我国目前处在经济发展时期,城市建设和解决居民居住条件仍需要大量线材。此外,国内对金属制品需求量增加,国际贸易出口量也不断扩大,我国线材产量占钢材总产量的比例达到15%左右。
近几年来,作为制品生产的基础原材料,我国深加工用优质线材以10%左右的速度发展,其总量和大部分品种已能满足市场需求。2007年我国线材深加工产品总量已超过2000万吨,线材深加工比例达到30%左右。线材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作为制品主要品种的低松弛钢绞线和优质钢丝绳所用线材,无论是从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尺寸及表面精度,还是成材率等指标评价,都可与进口线材相媲美。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部分产品已出口。宝钢、武钢、沙钢、鞍钢等钢厂生产的钢帘线用线材也已在国内钢帘线生产厂使用。绝大部分制品用线材已能满足生产需要。
线材市场概况
产量及分布
2000年以前,线材占钢材产量的比重一直稳定在20%左右。2001年以后,随着世界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我国板管带材产销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建筑钢材所占比重逐年下降。2001-2007年,我国线材产量由3109.7万吨增加到8038.2万吨,占钢材产量的比重由19.8%下降14.2%。
从全国主要地区生产情况分析,华东地区是我国线材最大产区,2001-2007年该地区的线材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一直维持在35%左右,2007年该地区产量为2638.7万吨,占全国线材产量的32.8%。其次为华北地区,2001-2007年该地区的线材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在30%左右,2007年该地区产量为2349.1万吨,占全国线材产量的29.2%。再次为中南地区,2001-2007年该地区的线材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由2001年的13.0%上升到2007年19.1%。西南、东北、西北线材产量所占比重较低,2007年分别为7.4%、7.1%和4.3%。
建筑钢材相对而言投资成本较小,进入门槛低。2001年前10家线材企业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为40.2%,到2006年下降到了30.9%。但2007年由于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明显进展,如沙钢相继并购了河南永兴钢铁和江苏永钢,线材生产的集中度显著提高,前10家企业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上升到41.6%。2007年,线材产量列前10位的分别为沙钢、首钢、唐钢、北台、武钢、邢钢、青钢、马钢、宝钢、华菱湘钢,位居第一位的沙钢,其线材产量所占的比重超过7%,其他企业产量比重均在6%以下。可见,线材的生产仍相当分散,而且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占较大比重。
消费量及主要消费领域
线材主要用于建筑行业,附加值相对较低。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高牌号(高端)产品,其附加值也较高,主要用于拉拔钢丝,如制作钢丝绳、桥梁与山地索道用钢索等。
2000年以前,线材消费量占钢材消费量的比重在15-20%。2001-2007年,我国线材消费量由3130.7万吨增加到7475.88万吨,但占钢材消费的比重由18.5%下降到14.4%。
进出口情况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建筑钢材的需求所占比重很大,产量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建筑钢材以净进口为主,而且进口的比重较大。1993-1996年在需求的带动下,线材进口大幅增长,进口占表观消费量的比重在10%以上。随着建筑钢材需求的回落和国内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张,从1997年开始,线材进口显著下降。2000年以来,我国线材进口占消费的比重均在1%左右。从线材进口占钢材进口总量的比重来看,2000年以前较高,2001-2007年下降到1.5-3.5%。
从线材的出口情况来看,2001年以前,线材出口量很小,占线材产量的比重在3%以下。从2002年开始,线材出口量快速增长,占线材产量的比重从2001年的0.5%上升到2007年7.8%。从线材占钢材出口总量的比重来看,2002年以前,除个别年份外普遍较低,2005年上升到15%以上,2006、2007年又有所回落,但仍在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