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讯 上一次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跟随了,这一次央行并未跟随加息步伐,这是为何? 周四,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与昨日持平,且向公开市场净投放900亿元。显示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及中美利差处于高位之际,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的动力不足。
今年3月,美联储上调利率后,中国央行随即跟进,全线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和MLF利率,被市场解读为“变相加息”。但对比三个月前,中国目前市场利率和实体经济情况已经大不相同,分析认为此次中国央行没有跟进必要。
美联储决定六个月内第三次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并公布了今年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计划;美联储主席耶伦并称若经济演变符合预期,缩表计划可能提前。中国央行周四在公开市场进行了1500亿元逆回购,7天、14天、28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均持稳。
中国央行此举有别于之前跟进美联储加息,上调逆回购利率的情况。美联储于去年12月开启新一轮的加息周期,随后在3月16日再度上调基准利率,中国央行则紧随其后,分别于2月3日和3月16日两次调升公开市场和定向投放工具的操作利率。央行维持货币市场紧平衡的做法,推动债市大幅调整,市场利率大幅走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年内上升约60个基点。
“中美利差在历史上相对高位,占款和外汇储备的数据都在改善,央行不需要被动加息,”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明明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对6月份和3季度债市偏乐观的判断,市场应还会进一步回暖。”
市场通常会用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差异作为衡量中美利差的关键因素,目前该利差约为140个基点,距离数日前149个基点的逾两年高位相去不远。上周公布的5月外储数据录得环比四连涨,4月末外汇占款环比降幅已连续第五个月收窄。
汇率于周四上午并未明显受美联储加息所影响,继隔夜上涨后,境内外汇率目前仍大体持稳。虽然隔夜于加息后收回先前失地而变化不大,但人民币篮子货币中比重偏大的日元和澳元仍兑美元明显上涨,提振今天中间价调强至逾7个月高位。
“维持此前的判断,对人民币汇率不悲观,”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在点评中称,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速度较市场预期更快,除非美国经济增长有大的变化,否则不可低估美联储的行动决心。
“中国经济走势不容乐观,‘去杠杆’已经开始对实体融资产生不利影响,‘跟随加息’不仅将进一步恶化货币金融条件,且有可能放大金融风险,”招商证券固收分析师徐寒飞在今日发送的点评中称。
中国昨天公布的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9.6%,增速创历史最低水平。中国央行称这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
央行在公布M2数据后并表示,未来会把握好政策的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明明也指出,端午节假期前人民币中间价机制增加逆周期调节因子使得人民币更加稳定,可以隔绝外部冲击,加之去杠杆效果明显且经济基本面具有不确定性,中国央行并没有加息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