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投资类产品众多,包括现货白银,白银T+D,纸白银,白银期货等。无论哪种产品,想获利必须要结合各种影响因素,把握好价格走势。那么,白银价格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一、供给因素
(1)白银存货: 全球目前大约存有13.74万吨现货白银,而地上现货白银的存量每年还在大约以2%的速度增长。
(2)白银新供应量:供应量越多,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白银价格就会降低。
(3)银矿开采成本:白银开采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开采量和供应量的大小,现货白银开采平均总成本大约略低于26美元/盎司。且新采白银技术的应用,新矿藏的发现,都会使白银供给增加,从而降低白银价格。
(4)现货白银生产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变动状况:在这些国家的任何政治、军事动荡无疑会直接影响该国生产的现货白银数量,进而影响世界现货白银供给。
(5)央行的现货白银抛售:白银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储备资产逐渐转变为生产珠宝的金属原料,或者为改善本国国际收支,或为抑制国际金价,所以央行的白银储备无论是在绝对数量上和相对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数量的下降主要靠在现货白银市场上抛售库存储备现货白银,白银现货的抛售直接造成白银价格的下滑。
二、需求因素
(1)现货白银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了现货白银的总需求,例如在微电子领域,越来越多地采用现货白银作为保护层;在医学以及建筑装饰等领域,尽管科技的进步使得现货白银替代品不断出现,但现货白银以其特殊的金属性质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趋势。据SMM2010年数据显示,工业用白银占据白银消费总量的71%,其中电子电器工业占总消费量的42%,银基合金及钎焊料占26%,感光材料占到3%。
(2)保值的需要:现货白银储备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现货白银主要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达到保值的目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态势下,由于现货白银相对于货币资产保险,导致对现货白银的需求上升,金价上涨。例如在二战后的三次美元危机中,由于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趋势严重,各国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场对美元币值的信心动摇,投资者大量抢购现货白银,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 这次的金融危机,导致白银黄金价格大幅上升。
(3)投机性需求:投机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利用现货白银市场上的金价波动,加上现货白银期货市场的交易体制,大量“沽空”或“补进”现货白银,人为地制造现货白银需求假象。在现货白银市场上,几乎每次大的下跌都与对冲基金公司借入短期现货白银在即期现货白银市场抛售和在COMEX现货白银期货交易所构筑大量的空仓有关。
三、其他因素
(l)美元汇率影响:美元汇率也是影响金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现货白银市场上有美元涨则金价跌;美元降则金价扬的规律。美元坚挺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将得到投资人竞相追捧,现货白银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与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有关,现货白银的保值功能又再次体现。这是因为,美元贬值往往与通货膨胀有关,而现货白银价值含量较高,在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加剧时往往会刺激对现货白银保值和投机性需求上升。
(2)石油价格的波动:当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时,金价也会持续上升。其原因是产油国的石油收入增加,从而会影响白银的市场需求。同时由于目前国际石油价格以美元标价,石油价格上升则往往引起美元的贬值,而美元的贬值又会导致人们抢购白银保值,于是刺激白银价格上涨。反之,若由于石油供过于求,油价不断下跌,将会对银价的下跌产生明显的影响。
(3)各国的货币政策与国际现货白银价格密切相关:当某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由于利率下降,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会造成现货白银价格的上升。
(4)通货膨胀对金价的影响:对此,要做长期和短期来分析,并要结合通货膨胀在短期内的程度而定。从长期来看,每年的通胀率若是在正常范围内变化,那么其对金价的波动影响并不大;只有在短期内,物价大幅上升,引起人们恐慌,货币的单位购买力下降,金价才会明显上升。
(5)国际贸易、财政、外债赤字对金价的影响:债务,这一世界性问题已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在债务链中,不但债务国本身发生无法偿债导致经济停滞,而经济停滞又进一步恶化债务的恶性循环,就连债权国也会因与债务国之关系破裂,面临金融崩溃的危险。这时,各国都会为维持本国经济不受伤害而大量储备现货白银,引起市场现货白银价格上涨。
(6)国际政局动荡、战争等: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金价。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而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现货白银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现货白银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
(7)股市行情对金价的影响:一般来说股市下挫,金价上升。这主要体现了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如果大家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则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热烈,金价下降。
(8)国际金融组织的干预活动,本国和地区的中央金融机构的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