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承认市场中的风险是会转移的,并且也承认风险不会自己凭空消失和出现,那么可以想象到的是,风险在频繁的转移下最终会聚集在某一时刻一起爆发出来,反过来,如果风险没有被及时地转移,那么风险就会在某一时段里平摊开来并立即发生。同时风险和收益是等价的,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一个系统的巨大收益就是建立在别的系统的巨大亏损上,如果某人的系统选择转移风险,那么风险就会聚集起来并爆发。
与此同时就有另一个系统在这一时刻获得巨大收益,因为另一个系统承受了被转移的风险。换言之,相应的在一个交易系统里,我们可以人为地增加系统承受的风险(具体表现为胜率降低,止损成本升高,具体操作为参与临界点变化),从而使系统可以在某一时刻获得较高的收益补偿,也可以选择人为地减少系统承受的风险,从而持续地获得收益(胜率升高,止损成本降低,不参与临界点变化),但也会面临一个巨大风险爆发的可能。
因此,所有的交易系统内部,都存在这样一个关系,即在盈亏比、胜率和交易频率之间可以互相转换,并且三者之间也互相制约。注意,在此处讨论的不可能三角是一种架空的思维方式,这里不考虑手续费、加减仓、资金管理、多系统叠加,以及系统外的市场制度问题等等,并且固定在一个市场一个品种,这是一个架空的世界,目的只是为了看清系统的特点。
之后所谈论到的胜率、盈亏比、频率等不是指特定的某一笔交易,而是指一个系统被完全执行了相当长一段时候后所呈现出的东西。很多人断章取义拿系统最佳时期的一些数据来讨论,认为自己的系统并不受限制,那只能说此人一定没有学过概率论。什么样的数据能够代表一个系统?这组数据应该是既包括系统最糟糕时期的表现,又包括系统最良好时期的表现,系统所经历过的行情越极端,之后所产生的交易数据就越具有代表性。
5年前交易系统胜率还有70%左右,然而仅仅隔了2年,胜率就剧降至0%附近,所以完全相信很多人哪怕交易了十几年都还不知道自己系统的真正胜率。这个不可能三角的含义有点类似于经济学中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理论,也称三元悖论。在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之间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多只能实现其中的两个,剩下的一个必然被远离。
在交易系统中这三个目标就是:高胜率,高盈亏比,高频率(较低的机会成本)。这三者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其中任何一个的实现,就至少有另一个会被远离。以盈亏比为例,盈亏比之所以能够变大,在于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那让利润奔跑的必要条件又是什么?就是持仓时间,只要行情还没有结束,那么仓位就要一直持有下去,而每一次的持仓时间越久,相应的交易频率就越低。
如果试图把交易频率变快,企图人为地提前干预,那么交易系统的一致性就会被打破,如果还要继续遵循一致性,但问题是你并不知道当你提前平仓后,市场是否还会有交易信号出现,更可怕的是当你提前平仓后市场立刻封死在涨跌停板,以至于无法成交。因此在这样一种架空的情况下,想要扩大盈亏比就必然会降低频率,两者无法一起实现,同时为了截断亏损,胜率也自然容易下降,因为所有的亏损都要及时兑现。
而在提高胜率这一端,它需要交易者在保有利润的时候及时地止盈,这是提高胜率的唯一办法。如果不这么做,那么只要价格随后反向运行,或者来回波动,胜率就自然下降了,而在正常市场环境当中价格运行十有八九都是如此反复,企图在保有胜率的时候还要保证持仓时间延长是不可能做到的,在行情还没有反转时及时地将利润兑现是唯一提高胜率的办法,同时交易频率就自然而然地变快了,一旦交易频率变快则盈亏比这端又会受到限制,因为持仓时间的变少限制了盈亏比的扩大。
企图提高盈亏比就会降低频率同时也会影响胜率,企图提高胜率则会加快频率,而加快了频率则会降低盈亏比。这就是不可能三角,同时完成这三者目标的完美状况是做不到的。我们无法同时提高三个目标,也不能同时降低三个目标,能且最多只能提高其中的两个目标,而剩下的一个就必须要被动地配合另外两个。
在此总结两点:第一点:交易圣杯是不存在的,从根本上就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全能的策略,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完美。无论怎样费尽心思进行修改,都只是在挖东墙补西墙。第二点:一个系统的特点取决于基本假设,但其特点是以怎样的方式实现的,有赖于在不可能三角内如何转换,以及具体的操作方式。有了基本假设不代表就有了一致性,一致性的体现需要交易系统在具体的操作中展现出来,如果一个趋势交易系统的盈亏比非常低,而胜率特别高,那显然这样的交易是不具备一致性的。
顺带提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如果这个系统的执行符合一致性,那么最终的交易曲线图走势会和其基本假设的描述一模一样。关于交易系统的内容基本都结束了,很多人会觉得这一部分太过于抽象,没有具体的东西可以参考,但在交易系统框架上就是如此,谈论具体的东西并不能解决根本上的问题,所有具体问题的根源实际上都是从基本假设出发的,从交易者对市场的理解出发的,这些东西当然是抽象的、哲学的。
同时来说,这也不仅仅是关于交易,在构建交易体系的过程中也促使我的世界观、哲学观成长。从欧氏几何和非欧几何的出现,到爱因斯坦的波粒二象性,以及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再到从市场中看到的趋势与震荡的定义不完全,这一切都是既矛盾又对立统一着。
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就产生了不完全定义的想法,同时也映射出了临界时刻,有了临界时刻的变化也就产生了系统的四种情形,以及系统的特点和侧重点。交易者在其中则需要把握执行系统的一致性,脱离了一致性,也就脱离了持续重复盈利的可能,但同时又要认识到市场的完全性,在市场完全性的变化中妥善地处理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