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洋:喜欢做行情趋势强烈的品种
我比较喜欢选行情趋势比较强烈的品种,而这种品种通常我只是在趋势的中间段介入,行情的初级阶段由于没有太多的技术图表体现出来,通常我不会做太多的战略性建仓,我只会顺着行情形成的趋势去跟随趋势。品种选好后,我会观察这个品种的行情走势是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如果符合这个条件我会进场,通常我会在盈利拉开一段区间之后在下一个突破点加仓,加仓的仓位如果不能马上盈利的话,我会把加仓的那一部分平掉以保持资金的平稳性,至于减仓,如果不是行情逆转,通常不会做减仓动作。
丁洪波:六个准则优选品种
第一是形态上优美,就是很流畅的形态。有时候你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就是好,因为你感觉优美的东西就是好的,我比较看重这一点。期货有时候就是这样,一开始很流畅的一波下跌行情或者上涨行情,形态都比较优美。我们只能平时多看,才能对美感更有把握。
第二是趋势明朗,不论是趋势线、均线、波段都比较明朗。但有时候也会出现物极必反的情况,到时就要考虑物极必反。顺势而为是个很好的机会,物极必反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第三个就是市场化波动特征明显。它的波动特征相对比较市场化一点,有些品种突然之间上窜下跳,这种情况也要稍微小心一点,尽量避免这样的品种。有些相对比较市场化一点,活跃的时候,尽量选择这样的品种。
第四个是止损点明确可控。有时候找不到止损点在哪里,你可能觉得机会比较好,但往往是不好的行情。
第五点强弱明显,在诸多的品种当中这个品种是比较强势的,然后内盘、外盘都有的品种,内盘相对比外盘偏强的品种。
第六是符合建仓的原则。你总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不符合自己的方法,就相当于是天马行空。并不是适合自己的想法就可以建仓,要把原则性的条件加起来,都符合了之后,又符合技术分析、盈亏比计算的方法,我就会认为这是最优势的交易品种,就会重仓甚至满仓做进去,看好它,把所有的鸡蛋只放在这一个篮子里面,有可能会敲碎几个,但不会整个篮子全部敲碎,因为风险已经在可控的前提下了。
付爱民:“量”是首要考虑的
选主要操作的品种,首先第一个成交量和资金量的吞吐能力必须要有,再者就是持仓量大、资金进出方便,投资者的参与结构包括机构、散户、各类资金比较均衡的时候,简单说就是持仓量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成交达到活跃状态以后,这个产品基本上就可以参与了,“量”是首要考虑的。第二个就是当这个新品种的国家产业政策有所导向以后,或者基本面对这个新品种有些特殊的利好,这样的品种可能会面临大的结构性变化的机会,我会重点去参与。就这两个,一个是量,一个是产品本身,真的出现大机会的时候,一定会有资金去炒作它。
汪星敏:哪个品种做的效果好就做哪一个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自己两三年的账单拉出来统计,看哪个品种的效果最好,资金曲线是一目了然的。哪怕所有的品种都是亏的,总有一个是亏得最少的。亏最少的至少是最适合的。
平时会同时操作铜、橡胶,这两个品种是必做的,另外还会挑一两个积极的品种,即方向稍微明确一些的品种作为对冲。有些品种虽然亏钱,它本身就是作为对冲,如果这个亏10万,那边的盈利应该有12、13万或者20万,它起着保护作用。某一个阶段重点只做一个品种的情况很少。前几年做棉花的时候就专做棉花,做黄金就专做黄金。原先资金少,现在资金稍微多一点还是需要考虑一下风险。在不同的阶段不会切换重点操作的品种,就只做这几个品种。切换到别的品种就是送钱去的。以后更加不会切换了,有可能只做铜一个品种了。
从我个人而言,十几年交易,从原先的十几个品种慢慢变成两三个,未来可能只做一个品种,从这个角度来看,还是做一个品种比较好。有些品种,不做的时候看得清清楚楚,等你一进去就洗盘,你的重心不在这,只是来打游击,然后撤退就亏钱了。到最后会发现没什么好结果,还是专注一个品种比较好。但是像资金大户做品种的组合,这又是另外一方面的事情,小资金还是做少数几个品种比较好。
孙鹏:干脆利索的品种,非常容易快产生利润
工业品里,我们熟悉的橡胶、螺纹、铁矿,也是我们非常喜欢的品种。跟期指性格非常相似。如果用人的性格来打比方的话,这四个品种是属于做事干脆利索的品种。要么没有波动,一旦趋势形成,都是非常容易快速产生利润,脱离成本的品种。
农产品受到天气因素、气候影响、进出口因素、各国产业政策波动等要素影响较多,过度的高开低开频率也不少。除了豆粕、菜粕、豆油、菜油这几个品种和棉花,其他的农产品我们基本上不碰。
张明伟:只做PTA
在期货市场我赚的钱,90%都是做日内赚的,PTA这个品种上赚的。PTA的波动特性是快,涨或跌都很凌厉。买进去之后就赚了50个点,一般回到赚30个点就止盈。我也会看其他的联动品种,比如说橡胶、铜、塑料等,如果这些系列品种都保持在强势,我有可能不轻易平仓,因为今天有可能会涨停,我就会以回吐30个点为代价,甚至我不赚钱出来也要等下一波加速地上涨。但是如果橡胶、塑料等品种很弱,我就准备随时平仓,因为关联的品种可能会把它带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