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上涨概率最大的月份买入,在下跌概率最大的月份卖出,能赚多少钱?
这是一个很小白的问题,不过能够准确答对的人并不多。
在本系列文章里面,我们将讲述A股独特的日历效应里面最通用的规律——A股十二月份规律。看完了这一系列文章,掌握了月份规律,大概你就能回答开头这个问题。
所谓的月份规律,其实也就是在金融学里面常说的日历效应,在经典的教科书里面,日历效应(Calendar Effect)是指金融市场与日期相联系的非正常收益、非正常波动及其他有明显相关性的波动效应;其中,又可以划分为季节效应、月份效应、星期效应和假日效应。
每一个市场的日历效应都不太一样,A股也同样有着自己的个性,同样,每个月的表现也不一样,每一个月也都有它自己的特点。然而,这些特点却是常常被人们忽略的。
正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最怕就是有心人,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掌握了日历效应里面的规律和共性,对行情整体也就有了更全面的把握,自然也能反过来把日历效应用在指导策略上。
在下文中,知势研究在上面的表格中列举了2010年以来的上证12月涨跌表现,其中加了黑框的是一月份的涨跌幅表现。
我们为什么采用2010年-2020年的数据,而不是采用更长周期的数据呢?这里面也有讲究。
我们在回顾A股历史三大阶段:新证券法改变规则,2020年是新开始这篇文章里面,把A股至今的30年历史划分为三个大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2005年;第二阶段是2006年-2014年,第三阶段是2014年至2019年。
而从交易制度的变迁角度,2010年-2019年的交易制度是更为统一的:2010年股指期货上市交易就是这道分水岭。所以,我们采用了2010年-2019年去分析,对日历效应的分析可能更为准确。
从涨跌幅数据来看,一月份的上涨概率为45%,看上去就像是近乎随机游走,但如果加上K线图上的连续图形,却有不同的结论。
在上图里面,我们同时在月K线图上标出了2009年-2020年的1月份,上图里面等距的白色垂直线就是当年的1月份。
在上述的12次一月份行情中,分别出现了5次类似顶部和3次类似底部!
近7成概率不是顶就是底,一月份就是那么任性!
其实,在西方金融市场的同类研究里面,一月份往往是个上涨概率更大的月份。不过,正所谓东西有别,在咱中国的A股市场里面,这东西还得入乡随俗。
知势研究局认为,A股一月份的日历效应之所以有相当极端的表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A股一月份往往是春节前夕。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从来都是一个现金需求极大的节日,回家、消费、压岁钱,处处要花钱。转换到A股市场就是典型的减仓套现的行动。
不过,凡事有两面。春节同时也是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熟人信息交换最频繁的一个时间点,在春节后市场往往有“开门红“和”否极泰来“的传统——体现在A股的日历效应上,则反映为一月份如果指数已经处于阶段性低点,在节后往往有可能迎来较为强力的反弹。
那么,如何应用一月份的涨跌规律呢?
我们采用了更多的数据进行验证,事实上,2005年之前的A股一月份涨跌表现的关键词是“见底”,其实结论和我们列举的2010年后数据结论是一致的。
知势研究局认为,一月份规律的关键词是“转折”,投资者只要充分记得这一特点,如果一月份之前行情不错,那么就选择“见好就收”,而一月份之前经历了连续几个月的触底行情,那么就选择“抄底持有”。